聽新聞
0:00 0:00

9類人不適合喝咖啡!重症醫示警:1疾病每天2杯「死亡風險暴增105%」

圖、文/CTWANT

黃軒提醒,有「9類人」不適合喝咖啡。(示意圖/翻攝自pexels)

▲黃軒提醒,有「9類人」不適合喝咖啡。(示意圖/翻攝自pexels)

喝咖啡已是許多現代上班族的例行公事,但重症醫療專業醫師黃軒也提醒,其實有「9類人」不適合喝咖啡,包括缺鐵性貧血、心律不整、大腸激躁症患者,以及孕婦、未成年等。其中根據日本研究,嚴重高血壓者,若每天喝2杯咖啡或以上,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還會爆升105%。

黃軒近日在臉書粉專《黃軒醫師 Dr. Ooi Hean》發文解釋「哪些人不適合喝咖啡」。他提醒,雖然咖啡作為一種廣泛流行的飲品,因其獨特的香氣和提神醒腦的效果深受人們喜愛,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飲用咖啡,尤其是以下這「9類人」:

高血壓患者

根據日本研究,在正常血壓高的民眾,和從不喝咖啡的人相比,每天喝1杯或大於等於2杯咖啡的人,其實心血管疾病風險分別降低了16%和25%。但是,如果沒有控制好自己的血壓,其實喝咖啡是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:

  1. 高血壓在第一級(收縮壓 >140mmHg)的民眾,和從不喝咖啡的人相比,每天喝1杯或大於等於2杯咖啡的人,心血管疾病風險分別升高了16%和6%。
  2. 嚴重高血壓(收縮壓>180mHg)民眾,和從不喝咖啡的人相比,每天喝1杯咖啡的人,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了26%;而每天喝大於等於2杯咖啡的人,風險則升高了105%。

另根據1項發表在《美國心臟協會雜誌》的研究指出,患有嚴重高血壓(≥160/100 mmHg)的人群,每天喝2杯或以上的咖啡,可能會使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升高1倍多,「所以如果你的血壓偏高或控制不好,可能要考慮減少咖啡的攝入量了。」

心律不整患者

心律不整患者不適合飲用咖啡。因為咖啡因能夠刺激心臟,使心跳加快、血壓升高。對於已經存在心律不整的人來說,這可能會加重病情,甚至引發嚴重的後果。

容易焦慮/恐慌的人

患有恐慌/焦慮等情緒問題的人群,也應謹慎飲用咖啡。因為咖啡因可能加劇這些情緒問題,導致焦慮、緊張等不適感加重。

根據2022年的1項瑞典研究發現,5杯咖啡的咖啡因劑量,就會引起大部分恐慌症患者的恐慌開始發作。研究還顯示,咖啡因也會使健康的成年人,增加更多的焦慮情緒!

孕婦

孕婦也應謹慎飲用咖啡。根據研究,咖啡因攝入過多,可能會增加流產、早產和低出生體重的風險。雖然不是所有的孕婦都需要完全避免咖啡。

大多數健康專家和研究建議孕婦每天的咖啡因攝入量不應超過200毫克,「這意味著,如果你是孕婦,最好限制自己的咖啡攝入量,或者選擇無咖啡因的飲品。」

胃食道逆流患者

火燒心的人,確實需要避免飲用咖啡。咖啡含有咖啡因和其他酸性物質,這些成分可以刺激胃酸分泌,從而加重胃食道逆流的症狀,如胃酸倒流和燒心症狀。而咖啡中的酸性物質,還可能對食管黏膜造成進一步刺激,尤其將加重食管黏膜的症狀。

大腸激躁症患者

大腸激躁症(Irritable Bowel Syndrome,IBS)患者確實應該小心咖啡的攝入。咖啡因含量可能會刺激腸道,導致腹痛、腹脹或是腹瀉,特別是對於腹瀉型的大腸激躁症患者,咖啡因可能會加劇症狀。

除了咖啡因,咖啡中的其他成分,如多酚和植酸,也可能對腸道功能造成影響。研究發現,即使是低咖啡因或無咖啡因的咖啡,也可能引起大腸收縮,對於某些人來說,喝咖啡後可能會有立即想上廁所的衝動。

失眠患者

睡眠障礙的人應避免飲用咖啡。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,是一種能夠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的物質。對於已經存在睡眠障礙的人來說,咖啡因可能會加重失眠、多夢等症狀,影響睡眠品質。

睡眠障礙的人群,應避免飲用咖啡,特別是在睡前幾小時內攝入。研究顯示,即使在睡前6小時內喝咖啡,也可能對睡眠質量造成嚴重影響。咖啡因,會減少深度睡眠階段,延長入睡所需時間,並可能導致整夜睡眠不足。

缺鐵性貧血患者

缺鐵性貧血患者需要注意咖啡的攝入。咖啡中含有的多酚、咖啡因、植酸等成分會與鐵結合,降低鐵的吸收率,從而影響非血紅素鐵的吸收。對於缺鐵性貧血患者來說,這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。

未成年人

兒童及青少年真的不宜飲用咖啡。因為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,對咖啡因的敏感性和代謝能力相對較低。飲用咖啡,可能容易影響兒童及青少年的睡眠、情緒和學習能力,不利於其健康成長。

黃軒也在文末強調,享受咖啡帶來的提神效果時,也要考慮到它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,「當然,如果你沒有以上問題,適量喝咖啡還是有好處的喔! 咖啡可以提神醒腦、增加代謝、甚至還有抗氧化、預防慢性病的效果呢!不過,記得要適量喔!每天最多不要超過300毫克的咖啡因,大約是2至3杯咖啡的量即可。」

延伸閱讀

CTWANT 加入 @setn 好友

大數據推薦
熱銷商品
直播✦活動
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,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,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,特別提出聲明。
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